宋国治: 良好生活方式是健康的重要保证
良好生活方式实质上包含两个方面,一个是合理膳食,一个是适当运动。现实生活中,能够长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并没完全形成共识,健康指数与生活水平指数未成正比。现代人,就业与创业、成家与立业、生存与挣钱,生活压力巨大,往往顾此失彼,久而久之,不同的慢性病来袭。一项调查显示,高血压患病率达16%,糖尿病患病率达3%,青少年超重人群为6.1%,成人超重为24%。“三高”乃至“四高、五高”成为威胁我们的最大“元凶”。专家认为,慢性病的快速上升,与人们的膳食不平衡和身体锻炼不足有着直接的关联。这就警示和提醒我们,如不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,个人的健康问题就会带来“巨大”的社会问题。
管住嘴—合理膳食是基础。某君参加单位体检,结果令他大吃一惊:平时不喝酒的他有脂肪肝,并不肥胖的他患有高血压。有个体检中心每天要为上百人进行体检,发现有20%的人对查出的高血压、高血脂等感到意外。疾控医生告知,这主要是饮食结构的变化带来的,高热量的大量吸入,又缺少运动,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入侵。上世纪90年代,人们畜禽肉类摄入量日均为63克、食用油日均为9克,现在分别达到91克和41克,相反,谷类食物摄入量由过去的374克下降到352克,蔬菜下降了大约30%。尤其是四川人,“重口味”是最大“祸害”。相关研究表明,每个人每天食用6克盐是最合理的,但川菜多油多辣多盐,如吃火锅,不仅要用油碟,火锅本身就有很多油,火锅的菜品又以动物内脏为主,高胆固醇、高油腻、高盐量都是诱发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重要原因。
迈开腿—适当运动是保证。运动是良好生活的必然选择。如今时尚的说法“每天锻炼一小时、健康工作50年、幸福生活一辈子”,“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”。有的人成天都处于坐的姿态,要么守在电脑前,要么守在电视机前,还有的守在麻将桌前,长此以往对身体“损害”最大,更不要说延年益寿了。有一项调查表明,40岁以下的人群中,平时坚持运动的只占极少部分,每天坚持运动的大多是老年人。有个同志住家与单位很近,走路不到5分钟,在他的日常生活唯一的运动就是从家走到单位,如果要外出就开车。有人认为,吃得肉、喝得酒身体就没有问题,用不着运动。拥有变种观念的人不在少数。养生大夫告诫,吃得喝得并不代表健康,要知道像高血压等平时是不影响吃喝的。因此,平均每天都应有半小时以上的适当运动量,这对健康大有脾益。随着工作压力、生活压力的加大,患类疾病的人数呈现大幅上升趋势,每天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,也能有效缓解压力。
理念转—食动平衡是关键。一位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得到养生专家的指点,分别购得一个限盐勺和控油壶感慨“没想到在吃的问题上还有这么多讲究,自己患高血压才晓得原来跟吃有很大关系,不讲究科学、没有好的生活方式真的不行”。由此说明,理念是指导行动的先导。树立“饮食讲优化,运动贵适当,动静两平衡,健康一辈子”的生活理念。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戒烟限酒、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、愉悦心情,保持健康水平,提高生命质量。运动项目的选择因人而异,因地制宜,或走路、或跑步、或打球、或跳舞,适合自己就好。关键在于,选择一个运动项目就要持之以恒,坚持不懈,天长日久,终身受益。
市直机关 宋国治
责任编辑 木 子